近日,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介绍由于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了1864只,所以决定将它们的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大熊猫的数量增加了,人手一只的愿望又跨进了一大步。
至于说会不会动摇国宝的地位嘛,别想了,国宝又不是单靠数量来决定的,不然怎么也轮不到大熊猫当国宝了。不说其他的,单单是曾经只剩7只的朱鹮在数量稀少上大熊猫就比不了。别看它们现在到处蹭吃蹭喝,混的风生水起的,但大熊猫的国宝之路也是先辈们用命蹚出来的。
大熊猫是我国的特有品种,已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堪称动物界的活化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大熊猫的记录,但那时候人家是以猛兽和神兽的身份出道的。比如《书经》中称呼它们为貔,《毛诗》里叫白罴,还是有人叫它们貔貅,这是一种凶猛的瑞兽,有镇宅、辟邪的功效,甚至还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据说当年蚩尤骑得就是这玩意。
当然了,物种在进化,时代也在变化。近几十年来,它们就开始以萌兽的身份亮相出道了。但这个萌兽之路可一点都不好走,这件事情还要从民国时代说起。当时大熊猫的数量还是有不少的。
正是因为数量不少,所以在1869年3月的时候,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德神父就在一户村民家里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大熊猫皮,从没见过这种动物的他很激动,于是花钱找了20个当地的猎人捕获到了一只大熊猫。
这就可以看出当时大熊猫在我国群众的心里,还停留在猎物的位置上。可惜最后这只被捕获的大熊猫还是死了,于是这位法国神父把它做成了标本并带回了巴黎进行展示。从这时候起,大熊猫才正式走上扬名世界的道路。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有时候受人喜欢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虽然大熊猫的战斗力很强,咬合力堪比棕熊,在海拔 2000 米的山地里,奔跑速度能超过刘翔平地最高速度,一只熊吊打几条狼没有难度。毕竟人家是熊不是猫,熊猫熊猫,人家原本叫猫熊的,由于以前念字都是从右往左的,所以才被误叫成熊猫的。
不过武功再高,一枪撂倒。面对人类的各种武器,它们原始的战斗力是真的不够看。而盯上它们的恰恰就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由于展出的大熊猫标本引起了国外很多的关注,所以不少西方探险家跑到中国来捕猎它们。
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出资雇佣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小西奥多和克米特帮助他们从中国猎取熊猫标本。而小西奥多和克米特在多次的搜寻下,发现了一只大熊猫,并开枪射击,击杀了这只大熊猫,最后这只大熊猫在菲尔德博物馆被制作成标本展出,并吸引了大量民众的观看。
同行是冤家,菲尔德博物馆的成功让其他博物馆蠢蠢欲动。费城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在1931年派出了熊猫猎杀队伍,他们击杀了一只正在休息的熊猫幼崽,并从当地猎人手里收购了几只熊猫,随后将它们与剥了皮的熊猫幼崽一起送回了费城。
随后在1934年美国自然博物馆赞助了塞奇华西远征队,他们成功猎杀了一只成年大熊猫,将熊猫肉当成宴会的食物,并将狩猎过程写成文章发布在《博物学》杂志上。而比较精明的人则不屑于这种大张旗鼓的猎杀,一位在四川的传教士戴维·克罗克特·格雷厄姆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不声不响的为博物馆提供了超过20只熊猫的标本。
随着熊猫的欢迎程度愈演愈烈,国外不再只满足于标本,他们迫切地想要一只活的大熊猫。在1936年,露丝·哈克尼斯捕获到了第一只活的大熊猫宝宝,并取名“苏琳”,随后在贿赂海关之后,用“狗一只,20美元”的许可证堂而皇之的将大熊猫宝宝带回了美国并受到了热烈的追捧,最后这只大熊猫被卖给了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不幸的是苏琳只活了一年,被做成标本永久陈列。
获取到利益的露丝又一次回到中国,并在1938年再次捕获一只熊猫宝宝,并取名美美。而同样在1938年,菲尔德博物馆派出的弗洛德·坦吉尔·史密斯已经捕捉到了六只大熊猫。最后,三只送进了伦敦动物园,一只被卖给了德国商人,一只死在了途中,最老的一只也在到达伦敦后死去。
据统计,在1936年到1946年之间,超过16只活体大熊猫从中国运出,而熊猫标本更是多达70余具,正是因为有这么一大批死于非命的同类,才正式让大熊猫憨厚可爱的形象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为它的国宝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这种偷猎情况直到建国之后才渐渐减少。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加上对大熊猫的保护,各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易地获取到大熊猫了,于是只能改变方式,转为赠送,租借了,这也是熊猫国宝之名的开始。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赠送了一对大熊猫给美国,叫“玲玲”和“兴兴”。当时林业部野生动物官员首次使用了国宝这一说法,而当它们到了美国之后,也受到了宛如国家元首访美一般的礼遇。
同样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我国赠送了“康康”和“兰兰”两只大熊猫。受到了当时日本民众的强烈欢迎。从此之后大熊猫就成了外交达人,真正成为了中国的标志之一,开启了熊猫换航母的时代,国宝之名也由此而来。
所以人家的国宝地位不是那么好动摇的。而且核桃认为现在的数量还是太少了,才1864只,什么时候才可以实现人手一只大熊猫的愿望啊。不过这可能得等到核桃的子孙后代烧纸告诉核桃了,毕竟大熊猫实在是太不争气了。
野生大熊猫平均能活18年,而圈养的可以活到30年左右,一般要四五年甚至更久才会性成熟。而且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发情期还只有2-3天。关键它们还是单独活动的,只有发情的时候才会找对方。但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如此稀少,就这么短短的几天发情时间,找对象都不够用吧。最惨的是,刚找到,发情期过了,对不起,明年吧。
甚至有些雄性大熊猫很佛系,交配欲望很低,为了让它们能够进行交配,不少动物园甚至给它们播放熊猫交配的视频来刺激它们,而就算这样人家还不一定有反应,可以想象它们有多佛系了。而且就算是生了,也生不多。
大熊猫每次会产下1~2只幼崽,野外通常只能成活一只。想想,才1800多只,就算900多对,运气好每年也就一千多只熊猫宝宝,要等上四五年甚至更久,这批宝宝才能生育。再加上夭折的,意外死亡的,找不到对象或者不想找对象的。
就这速度,人手一只,14亿,估计今生无望啊。只能把这个念想留给子孙后代了,或者可以试试2060年傻妞会不会被研制出来,这样大熊猫应该就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了。
不过就算是能养,一般人也养不起啊,别看它整天懒洋洋的,它们的事可多着呢。首先它们是个大吃货,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吃东西,而且比较喜欢吃竹子,正常情况下,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每天能吃掉10到18千克的竹子,家里面没有一片竹林还真养活不了它。
正所谓吃得多,拉得自然也多。大熊猫的消化系统比较简单,没有专门用于存储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而且肠胃中也没有将植物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者纤毛虫。
所以对于熊猫来说,竹子是非常的难以消化和吸收的,这也是它们必须要不停地进食的原因。不好消化加上吃多了,为了能继续吃下去,当然要拉出来了。据说它们每天都要排便40次,排出10多千克的粪便,光是清理就很费劲了。所以说养熊猫还是很费精力的,一般人还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
不管怎么说,大熊猫从濒危降到易危是一件大好事,我们不用总是担心它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就灭绝了。而且野生大熊猫数量的增加,也表示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走向易危,无危,甚至移出濒危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