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被称为“非洲鲫鱼”,而在国外,罗非鱼的地位相当于三文鱼等优质鱼类。
然而,罗非鱼却被中国部分钓友称为“垃圾鱼”,因为罗非鱼的养殖可以在污水中进行,所以一些人认为它不干净。
前几年,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大量的钓鱼活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在许多网红景区附近,更是兴起了钓鱼活动。
一些网红项目声称,只要把钓上来的鱼放在水槽中,就会有非常好吃的烧烤出现在面前。
但实际上,水槽中放置的罗非鱼和鲶鱼等,倒腾几下就会上桌,可以说完全看不到一丝卫生。
那么,“垃圾鱼”罗非鱼到底为什么会被拿出来当做钓的对象和食用的肉鱼呢?
而且在日本是如此受欢迎,却在中国成为了“垃圾鱼”,难道中国人就不懂吃吗?
罗非鱼其实是一项中国从国外引进的外来物种,它起源于非洲,是当地沿海地区的一种淡水鱼类,因此也有“非洲鲫鱼”的别名。
虽然原本是作为食用型的优质品种引入中国,但罗非鱼本身强大的适应能力,让它成为了“入侵物种”。
成群的罗非鱼以草食性为主,在生活环境良好的时候甚至不会主动捕食。
但是,如果生活环境较差,缺少其他食物的时候,罗非鱼便会主动捕食附近的小鸟等。
这项技能使得原本作为放养物种引入的罗非鱼,直接繁衍到了全国各地。
不仅如此,强大的繁衍能力和适应能力,还让罗非鱼成为了污水渠中的入侵物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污水渠中的食用物种非常稀缺,但是一旦大量的罗非鱼进入污水渠后,逐渐成为了污水渠中的主要食用物种。
更重要的是,罗非鱼的出现,还打破了生态平衡,让原本就脆弱的水体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失衡。
虽然国内许多地方都将罗非鱼视为恶性的入侵物种,但是由于当前罗非鱼已经成为了国内许多养殖业中重要的鱼类,于事无补。
中国并没有禁止和阻止罗非鱼的养殖业,反而在养殖业方面逐渐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可以说,在中国,养殖罗非鱼和养殖鲤鲫都是主要水产养殖业之一。
然而,正是罗非鱼的出现和养殖,让中国人逐渐发现,在健康的环境水域下,罗非鱼其实是非常鲜美的一种食材。
并且,随着购买能力和生活状态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也开始发生改变,从最初的经济实惠型向性价比高、肉质鲜美逐渐转移。
尽管罗非鱼有着许多称谓,但是作为外来物种,它最开始还是被称作“非洲鲫鱼”,而不是“罗非鱼”。
但是后来,由于我国对着一种非洲鲫鱼进行了有目的性地挑选,然后将它作为主力养殖品种进行选育,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品系—“罗非鱼”。
实际上,我国人工驯化选育出的“罗非鱼”只是鲜食型鲤科的一类食用型鲤科,但是由于其体态、肉质和其他特征都和大西洋附近的人们食用三文鱼近似,所以人们对其进行了一个具有很高档次的名字—“大西洋三文鱼”,但是我们国内的人们还是喜欢叫它“罗非鱼”。
只不过,由于我们的国家比较广袤,所以不同地方的说法都不尽相同,在广东一带,人们又将其称为“加州鲈”或者“加州鱸”。
但是无论是叫它什么名字,它最根本的名字还是“罗非鱼”。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每年的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四分之一,是公认的世界第一“产地”。
其实对于罗非鱼,全世界都有非常多的养殖领域,对比中国,日本也是非常爱吃这款“大西洋三文鱼”的国家。
日本人最喜欢吃这种大西洋鲑,我国的广东人则喜欢吃,就连我们国家北方人,也对这道菜有非常高评价。
广东地区的人们会将新鲜捕捞上来的罗非鱼直接处理掉内脏后切片,用高温油炸成日式油炸虾饼中间包裹着双层脆皮的新鲜美食,而我国南方人则会将鲜嫩洁白的肉质烘制成各种滋味清香扑鼻的小吃,每年都有人排长队品尝这些美味。
在日本对待新鲜捕捞上来的罗非鱼时,也是日本全国独爱三文煮这道菜。
这是一道将鲜嫩洁白即将变黑色外表的新鲜切片的罗非鱼用清汤烹制而成的美味,在享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涂抹酱油等调料,这个味道也是让严重对待美味的新鲜日本人都对这道菜爱的不要不要的。
罗非鱼因为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污水甚至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生存.
因此被部分钓友称为“垃圾鱼”。
然而这样的观点只是片面之辞,因为在良好水质环境下,适合养殖更优质更鲜美的夜味,甚至可以收获更多经济价值。
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钓友带来的乐趣,全国范围内兴起了许多钓友活动,更有网红项目声称只要把钓上来的“不干净”鱼放在水槽中,就能享受到美味佳肴。
实际上,这些水槽中的“垃圾鱼”,甚至是野生状态下捕捞上来的野生鱼。
但是据统计,在良好环境下养殖的罗非鱼,其实际肉质不仅鲜美度远超其他肉质,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
野生鱼与人工养殖相比,由于自然环境拥挤而导致体内寄生虫数量较多,再加上可能受到周围污染物质形成更不干净的现象,因此食用时一定要谨慎,以免危害健康。
因此,虽然野生和观光抓已经成为了风靡全国的一项活动,但在食用时最好选择人工养殖经过处理后再来进行食用,避免污染和寄生虫危害自己的健康。
但是如果野生罗非鱼消亡的话,对水体生态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适度进行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