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猫大全网

近代时期:十大因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

03-20

近代时期:十大因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

高地恐鸟(Megalapteryx didinus),又名蓝岛恐鸟,是纽西兰的特有的一种恐鸟。高地恐鸟是最后灭绝的恐鸟,约于1500年消失,一些被隔离的高地恐鸟可能一直生存至19世纪初。

现时已发现一些高地恐鸟的软组织及羽毛,包括了于1876年在皇后镇发现及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模式标本(编号A16)、存放在奥塔哥博物馆编号C.68.2的腿连肌肉组织、皮肤及羽毛

阿拉伯鸵鸟(Struthio camelus syriacus)是一种已灭绝的鸵鸟亚种,曾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及近东。

阿拉伯鸵鸟原有的分布地应该是连续的,但因阿拉伯半岛的干涸而从阿拉伯沙漠消失。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子群,包括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较细小的子群,与位于沙特阿拉伯、约旦、伊拉克及叙利亚边境交界较大的子群。在西奈半岛,它们早期可能是与北非的北非鸵鸟统合。在外观两者很相近,唯一分别之处在于阿拉伯鸵鸟较为细小。阿拉伯鸵鸟一直都是被猎杀的对象,加上后来先进的武器投产,情况就更为恶化,最终导致它们的灭绝。到了20世纪初,阿拉伯鸵鸟已经很稀少。它们最后的堡垒是叙利亚沙漠以北的内佛得北部,介乎北纬34°-25°、东经38°至幼发拉底河河谷,在焦夫省数量最为丰富,与同样已经灭绝的沙特瞪羚及很稀少的阿拉伯羚一同生活。于1928年、1941年、1948年及1966年都有指见到阿拉伯鸵鸟。南方小群于1900年代至1920年代间消失,可能是因加剧的干旱所致,但仍存有一些蛋的遗骸。约于1931年,哈利·圣约翰·费尔比(St. John Philby)在阿拉伯发现了一些蛋壳碎片。根据粒线体DNA的分析显示,阿拉伯鸵鸟与北非鸵鸟是近亲,于是在沙特阿拉伯正将北非鸵鸟来重新引入到这个地区。索马里鸵鸟亦有被引入以色列以往阿拉伯鸵鸟生活的地方。

鬓吸蜜鸟。鬓吸蜜鸟的体型较大,长约13吋,喙长而稍微弯曲。鬓吸蜜鸟与其他吸蜜鸟的分别是它们的面上有一条黑色阔带,头及胸上有像鬃毛的羽毛。鬓吸蜜鸟(Chaetoptila angustipluma)是夏威夷的吸蜜鸟,约于1859年灭绝。鬓吸蜜鸟相信是在欧洲人发现夏威夷前就已经开始减少,甚至夏威夷原住民亦似乎并不认识它们,而其灭绝的原因亦不清楚。鬓吸蜜鸟的羽毛并不会放在装饰品上,亦没有在诗歌或传说中提及它们。现时只有四个标本存放在博物馆内,都是在夏威夷发现的,而在其他的岛屿上亦有发现它们的化石。

瓜岛叉尾海燕(学名:Oceanodroma macrodactyla),或称作瓜达卢佩海燕,是一种细小的海燕,可能与1912年已经灭绝。

瓜岛叉尾海燕的衰落是因于19世纪末入侵的猫所致。到了1906年的繁殖期末,它们的数量仍很丰富。

最后的两个标本是于1911年采集的,而最后于1912年发现它们正在繁殖。自此以后就看不见它们的踪迹,只发现一些弃置的巢穴及腐化的尸体。不过由于它们与白腰叉尾海燕极为相似,故它们的生存仍有希望

笑鸮,Sceloglaux albifacies (Gray, 1844),鸱鸮科笑鸮属的一种鸟类,是新西兰特有的一种猫头鹰,然而已灭绝。在欧洲人于1840年到达新西兰时,它们的数量仍很丰富。它们的标本存放于大英博物馆,其科学描述于1845年出版

笑鸮源自于新西兰,18世纪中期这种鸟类数量变得非常稀少,是新西兰独有一种猫头鹰物种,最终灭绝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最显著的特点是鸣叫非常像精神病患者的窃笑,由于人类活动破坏笑鸮的栖息环境,使得它们开始改变所吃食物,它们会吞食鸭子、蜥蜴,以及一些小型哺乳动物。

属于鸮形目(Strigiformes)鸱鸮科(Strigidae),体长35.5-40厘米,翼展26.4厘米,分布在新西兰,可能已经灭绝。因叫声像人类的笑声而得名。1880年以后数量锐减,最后一只标本采集于1914年,1960年曾发现过笑鸮蛋的碎片。

毛里求斯蓝鸠(Alectroenas nitidissima),又名马岛蓝鸠,是毛里求斯已灭绝的鸽。它们呈白色、深蓝色及红色,虽然原住民认识毛里求斯蓝鸠,但却没有科学文献纪录,而很多资料都是伪造的。现时只有三个已知的标本,分别存放于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博物馆及毛里求斯自然史博物馆。此外亦有一些有关的图画,包括两幅描绘刚被射杀及两幅饲养的马岛蓝鸠。毛里求斯蓝鸠的一组骨骼是于2006年在马尔桑吉斯发现,估计是因洪水或相似的灾难所杀害。由于以往的古动物学研究都只限于海岸地区,所以相信毛里求斯蓝鸠只是生活在密林中。

毛里求斯蓝鸠的第一组骨骼是于2006年在马尔桑吉斯发现,估计是因洪水或相似的灾难所杀害。由于以往的古动物学研究都只限于海岸地区,所以相信毛里求斯蓝鸠只是生活在密林中。

于1755年有一份较为详细的毛里求斯蓝鸠的描述,当中已提到它们自1730年代起已变得很稀少,其中的原因是森林的减少及被猎杀。于1801年的文献仍有发现部份毛里求斯蓝鸠,但只限于近河流的林地。最后的标本是于1826年在萨凡纳所采集,而当时认为在玛尔·奥·瓦窛阿仍可发现它们。估计它们是于1830年代灭绝。

毛里求斯红秧鸡在被发现后的一个世纪内因猎杀而灭绝的。它们的味道应该不怎么可口,很多时是因好奇及消遣而被猎杀。虽然它们善于逃走,但若看见了红布后,就会追击红布而被诱捕。类似的行为在罗德里格斯秧鸡亦可以见到。红秧鸡被捕捉后会发出叫声,吸引更多的红秧鸡,这是因它们在没有掠食者的情况下演化成十分好奇,而不惧怕人类。由于它们生活在地上,猪会吃它们的蛋,这亦可能导致其灭绝的原因。

小笠原杂色林鸽(Columba versicolor),又名小笠原林鸽,是日本小笠原群岛中媒岛及父岛上特有的鸽。

它们只有四个标本,由1827年至1889年间采集的。它们平均长45厘米。它们最终于19世纪因伐林、被猎杀及被入侵的大家鼠及猫掠食而灭绝。

旅鸽又称漂泊鸠,为近代绝灭鸟类中最为著名的代表。旅鸽体长35~41厘米,重约250-340克;形似斑鸠,翅尖v,尾羽扇形,较长,可占体长的1/2。背上部蓝灰色,腹部至尾为灰棕色;胸部暗红,有大白斑点;颈羽青铜色,有紫、绿色闪光。喙黑色,虹膜红色,腿深红色,至此,旅鸽在几十年内,由几十亿只到完全绝灭。

旅鸽典型群居形鸟类,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在单单一颗树上就可以找到超过一百个鸟巢,居住范围延伸了上百平 方英。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每产1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13天。雏鸟第1周食双亲分泌出的鸽乳。原分布于北美洲的东北部,秋季向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州和墨西哥的东南方迁徙,栖于森林中。据估计,过去曾有多达五十亿只的旅鸽生活在美国。它们是共同生活的一大群──最大可达宽1.6公里和长500公里的飞行团,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旅鸽夏季时在北美洲落基山脉东部广泛地区生活,冬季时南迁至美国南部

所罗门冕鸠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索罗门冕鸽是世界上最易认出的鸽之一。它们长约30厘米,大小如鸡。头上有深蓝色的冠,前额及面部呈黑色,头部其他部份散布一些红色的羽毛。翕及胸部呈深蓝色,背部下方呈褐色。

索罗门冕鸽的双翼及臀部呈橄榄褐色,尾巴呈深褐色及带有紫色。腹部呈栗褐色。喙的上面呈黑色,下面呈红色。双脚呈紫红色。雄性与雌性之间是否有分别则不明。

索罗门冕鸽是由Albert Stewart Meek于1904年发现,它当时射杀了六只索罗门冕鸽,并交与位于特灵的沃尔特·罗思柴尔德动物学博物馆。另外亦有采集了一只索罗门冕鸽的蛋。

罗思柴尔德将五个索罗门冕鸽的毛皮售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27年及1929年的旅程中没有再发现标本,估计它们是被人类猎杀及被猫与狗掠食而灭绝。

宠物猫头鹰有哪些品种

豹纹守宫为什么不建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