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茶自春生味更鲜
春茶一般指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古人对于春茶的划分其实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清明至小满(5 月中旬)为春茶;有的则认为,5月底以前采制的茶为春茶;还有的文献称,春茶指当年 3 月下旬到 5 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所以受到历代茶人的追捧。
从海南五指山下最早冬至就能采摘的白沙绿茶,到黄海之滨沐浴在北国风光中的日照绿茶,春色随着纬度层层递进,春茶也向更北处点染江山,其中尤以北纬 30 度所产的春茶为最佳。在这条“黄金产茶带”上,浙江的西湖龙井、江苏的洞庭碧螺春、安徽的六安瓜片、福建的福鼎白茶、河南的信阳毛尖、四川的峨眉雪芽、湖南的安化黑茶、云南的普洱等,相继进入了春季采茶期,雀舌、仙毫、毛尖、瓜片、雪芽、紫笋、银针……纷纷惊艳登场,散发出春天的生机和诗意。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当北方还是料峭春寒之时,南方的春茶已开始迸发出生命的嫩芽。从茶树发芽最早的四川、云南,再到浙江、福建、安徽等地,随着气温的上升,各茶区渐次进入茶叶采摘期。
02 一两春茶一两金
古人认为采茶需求早求珍,要按时节采制,于是将春茶细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社前指“春社”之前。古时,人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这天称为“社日”。如果按干支计日,大约在“春分”时节,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雨前,即谷雨之前采制的茶叶称为雨前茶,对应公历时间是 4 月下旬。
春茶,是一场和时间的争夺赛,可谓是“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不仅采摘的时间,古人对于春茶采茶的天气也非常讲究。雨天不能采茶,晴天有云也不能采茶,必须是大晴天方可,且要在黎明破晓之前,趁着露水还在时采,一旦日出则必须停止采摘。因为要在当天把一系列的工序完成,如果在阴雨天采茶制茶,则会在干燥程序上遇到障碍。这么说,凌晨 4 点打着手电筒上山采茶并不稀奇,因为太阳出来之后,叶片展开,“银针”或许就变成“牡丹”了。
03 自古春茶作贡茶
因为春茶十分珍贵,早在唐代就有“春分”时采摘特早萌芽制作社前茶为贡品的记载。唐代中期的时候就规定,首批贡茶必须要在皇室清明祭祖前送到,还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
每年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属于社前茶。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所以,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到了宋代,由于皇帝非常关注和喜爱饮茶,越早采摘的茶越能让等待一冬的皇上龙颜大悦,于是更加刺激了春茶的“早”。宋代负责贡茶的官员为了争宠献媚,争相提前春茶的进贡时间,到了北宋后期,茶农采摘的时间甚至已经提前到立春前后。当时的皇家茶厂——北苑贡焙常在惊蛰前三日就开始兴役开焙造茶,春分那天就已经送到京城供皇上饮用了。为了能使茶树更早发芽,一些人甚至用硫黄或者茶籽粉浸茶树,这样就能在冬至的时候让皇上喝到“春茶”了。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虽然也爱茶,但是并不一味地追求“早”。他认为,“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古人有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因此“火前”即寒食节前后,过早太嫩,过迟太老,把握恰当的时机最重要。上好的龙井茶要在制作之后放入灰缸储存上半个月,这段时间可以去掉炒茶所带来的火气,同时让茶内的鲜活物质稍微转化一下。因此,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进贡档案中,可以看到龙井茶的进贡时间都不在早春,而是每年夏季。
04 且将新词赋春茶
自古春茶就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在他们的眼中,茶相当于现在的“网红饮料”,历代文人墨客们都吟诵不绝。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职务虽然低了,但他却也清闲了起来,非但没有抛下喝茶的爱好,反而愈发痴迷了。他的好友李景俭时任蜀地忠州刺史,投其所好,在春茶上市后立即给他寄来新茶。对此,白居易既欢喜又自豪,写了首诗回谢。诗中有言“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这可算是他的爱茶宣言了。
北宋文人曾巩表示,春茶极为抢手,京城的人们都以得到春茶而感荣幸。梅尧臣写过“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黄庭坚曾说“公但读书煮春茶”,郑天锡也曾留下“西江一水活春茶,寒谷青灯夜拨花”的诗句。宋人爱斗茶,尤以“新”为贵,宋代唐庚在《斗茶记》中提到:“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明代屠隆《龙井茶歌》诗赞美龙井:“令人对此清心魂,一漱如饮甘露液” 、“一杯入口宿酲解,耳畔飒飒来松风”。
明代以后,文人品春茶,风流依旧。唐伯虎习以春茶作画,以茶思赋画之灵感,“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欲自买青山、自摘春茶。对他们来说,春茶的风味,或许正暗含了他们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吧。
/ END /
文 | 文雨
图 | 摄图网 图虫创意
以上内容选自《旅游世界》3月刊
今日头条 | 旅游世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