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猫大全网

黄简书法教程:八级行书篇06-探索行书的历史与现代(上)

08-14

黄简书法教程:八级行书篇06-探索行书的历史与现代(上)

L8-06行书的古今(上)

前两堂课讲解了什么是「干研墨」,已确定王羲之《题<笔阵图>后》这文章的写作年代。把墨丸磨成粉,然后加水调制成墨汁,这是现代人不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要详加解释。课后我看到群组中有同学说,这等于现在喝咖啡,先把咖啡豆磨成粉,然后加水调制出一杯咖啡,道理是一样的,比喻很贴切,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是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或者说是常喝咖啡的人才熟悉,而离我们遥远年代的人怎样生活,常常是想象不出来的。

譬如说笔墨纸砚,现在你用的和古人就不一样,汉末魏晋在书法史上是一个大变动时期,毛笔从内外两层,发展到有心三副二毫笔,墨从使用墨丸,变成了使用握子墨、墨条,韦诞是大书法家,也是制笔、制墨的专家,影响极大。

书写材料,从使用简牍,变成使用纸张,纸越做越好,越来越普及,东晋桓玄下令以黄纸替代竹简,是重大历史事件。砚从使用研石干磨,转变为使用有水槽的青瓷砚。

简言之,那时笔墨纸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于是书法艺术蓬勃地发展起来,写得多当然体会也深。

但新的工具会带来新的问题,不全是好处,如纸张,纸会洇化,竹简木牍没有这问题。所以晋唐书法用纸都用加工的熟纸,「黄纸」也是加工纸。文具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硬件,而寻找书写规律,那是软件,汉末魏晋隶书时代降下大幕,行书、真书登上历史舞台,新书体有哪些特点呢?理论研究当然要跟上。

一 变隶书点画为行书点画

我们已经讲过,就点画而言篆书只有一笔,隶书三笔,而行书、真书都是八笔,点画形态最多。对于魏晋以隶书为基础的人,怎样转变使用八笔,这是首先要讲清楚的事情,否则就没法写行书。

上一课我引用沈寐叟的论述,他认为「六代书师相承师说,后乃着之竹帛耳」,书法技法是由老师口头相传,后来有人记录下来。因为没有确定的作者,托名王羲之以广流传,卫夫人《笔阵图》也属于这种情况。唐以后学书法,解决点画的方法是写「永」字,集中了八笔,但魏晋时还没有「永」字八法,当时怎样叙述新点画呢?

《书苑菁华》本 卫夫人《笔阵图》

托名卫夫人的《笔阵图》,其中讲到七种点画,作者说「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李斯《笔妙》没见过,李斯是写篆书的,不会写行书,但很多书法家喜欢作品有点篆隶味,会吸收篆隶笔法。所谓「作其形容」,就是只形容点画形状,画个图给你看,点画没有专称。

看图可知,七种点画是横、点、撇、斜钩、竖、捺和横折钩,如果用后来的笔势专称,那就是勒、侧、掠、倚戈势、努、磔和钩努势。其中一到四这四笔,组合在一起就是「戈」字,但综合七个笔画,却凑不成一个汉字,我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你们谁有兴趣可以试一试。所以说,这是在「永」字八法之前比较粗略的论述。韩方明说「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那是已经到中唐了,真书、行书已经写了五百年。

卫夫人《笔阵图》

卫夫人《笔阵图》七种点画的解释,我给各位读一下:

■ 一为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 二为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 三为撇,「如戮断犀象之角牙。」

﹝《书苑菁华》本这句为「陆断犀象」,意思不明。好在其他古籍多有引用这句,字数颇有出入,这里据十万卷楼《衍极》注和其他引文改。﹞

■ 四为斜钩,「如百钧弩发。」

■ 五为竖,「如万岁枯藤。」

■ 六为捺,「如崩浪雷奔。」

■ 七为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这七句话都是描写点画外形,其实就是笔势,很多笔势如烈火势、飞带势、鸟雏势等等,都是以外形命名的。但每一个笔势具体怎么写呢?怎么用笔呢?这文章作者没有说,等于要你自己解决。想想「永」字八法每一势都讲了用笔,进步多了。

《书苑菁华》本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托名王羲之的《题<笔阵图>后》,是同时期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些点画用笔,可供我们参考。注意文章明确地说,这是钟繇学生宋翼的写法。我们知道,宋翼开始写字直来直去,为钟繇所叱责,后来下功夫改变写法,成为重要书法家。宋翼的用笔当然是钟繇一派,所以值得重视。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

《题<笔阵图>后》讲了八句话来称赞宋翼用笔,文中有些缺字,可以用其他版本对照,文章说: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 每作点画,常隐锋而为之。

﹝这句照沈尹默先生改。﹞

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

■ 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

■ 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

■ 每作屈折,如刚铁钩。﹝据刘有定本。﹞

■ 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

■ 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

《书苑菁华》本缺了几个字,实在是美中不足,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找有没有更好的本子,现在把各家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就比较完整了。其中有四句和《笔阵图》大致相同,另外四句《笔阵图》没有。

二 早期行书点化的写法

下面我把《笔阵图》和《题<笔阵图>后》提到的笔势和用笔,做一个对照,逐句解释一下,看看在汉末魏晋行书初起时,新点画是怎样写的。

第一个基本笔画,横。这横不是随手一画,《笔阵图》说:「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题<笔阵图>后》说法差不多:「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古文句子往往很短,但每个字都很重要,请注意三点:一是魏晋时还没有「勒」这专称,王羲之《题<笔阵图>后》直接称之为「横画」。二是「千里阵云」指很长的横画,不是短横。三是这横画不是简单一根直线,它里面隐隐约约有些形状,能不能看得出,就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阵云

「阵云」一词,出于《史记·天官书》:「阵云如立垣」,垣本义是矮墙,「阵云」好像一堵矮墙,「千里」形容其长。《天官书》原文讲的是古代打仗前要先看云望气,观察云色和形状预测胜负,「阵云」为种种云气之一。敌军翻山越岭而来,已占有地利,居高临下,犹如一堵墙,结论是「勿与之战」。仔细看看千里阵云,它是由一朵一朵云组成的。

鱼鳞云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把卫夫人的说法改了一下,「千里阵云」改为「列阵之排云」。「排云」不是一堵矮墙形状,而是如古代军队列阵,一排一排,气象学称之为高积云,民间称为鱼鳞云。卫夫人是正面看军队列阵,王羲之是俯视列阵,角度不同。还记得笔法中有「鳞勒」吗?「鳞勒」是一个比喻,笔锋过处好像鱼鳞那样,尤其为尖锋线的特征,技法上称之为趯锋,是「九用」之一。

一级课程已经讲解过,无论你用尖锋还是侧锋,一根线条都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当然尖锋线的点和侧锋线的点形状是不同的,影响到最终效果。没有经过训练和长期练习,往往看不懂线条,好的墨迹本,甚至优秀的拓本,都能表现「千里阵云」。为什么趯锋规定用尖锋线?因为尖锋是骨线,骨线是根本,肉线是变化,王羲之行书作品是以骨线为主的。

线条最终效果有两种,如果你笔力大,和纸面摩擦多,那笔锋在前进中受到的阻力也大,变成一节一节向前推进。这样的线,放在阳光下一照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轮,现在用红外摄影机也可以拍到这效果,书法中称之为管状的立体线条。相反,如果你笔力很小,笔锋没有阻力,一滑而过,则线条中什么也没有,给人扁平的感觉。

在使用竹简和木牍的时代,因为竹木表面都有纤维,容易拖住笔锋,形成阻力,所以我们经常在简牍上看到类似趯锋的线条。线条效果跟书写材料有关,简牍上写字很少会滑,但使用纸张后,情况完全变了。一是纸张会洇化,洇化容易改正,墨浓一些就可以。二是阻力减小,用笔容易流滑,而用笔流滑是书法大病,这毛病可不容易治愈。当行书初起,一般人都以为行书轻松流便,往往追求快写,这一来流滑之病更为常见,《笔阵图》第一条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来的。

对照后来的「永」字八法:「勒不得卧其笔」,这里横已经有专称「勒」,用笔要点是竖直笔心,最终效果和「千里阵云」的鳞勒是一样的。

第二讲「点」,一个点好比一块石头,《笔阵图》说「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说文解字》:磕「石声也」,石头相撞的声音。石头怎么会相撞?因为「高峰坠石」,从高山上滚下来,不是飞下来,「磕磕然」指山石相撞的声音,掉到地面,石声就没有了。所以点要写出动态、动感,最要紧姿态倾侧,《永字八法》的说法是「侧不得平其笔」。

「侧」或左侧,或右侧,其实是手腕偏左还是偏右,这样一来,笔心

两边的毫毛受力不平均。「侧」是单一笔势,行书中很多时候把点连写,凡连写都会起一个新名字,如两点直排叫铁铃,三点横排是连波,三点竖排是流水,等等。如果把这些笔势画出中线,往往属于衮笔势这一组,滚动是写行书造成动感的重要技法。

第三个「撇」,「如戮断犀象之角牙」。传为欧阳询《八诀》说:「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多了「利剑」两字,也属于通俗易懂的解释。犀牛有角,大象有牙,形状都是略有弯曲的弧形。

张怀瓘《六体书论》说:「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恣盘游。」长撇掠,短撇啄,还有趯等笔画,都要见到锋芒才有精神,但锋芒是刚,婉转是柔,刚柔相济才好看。张又说:「王羲之比钟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于增损则骨肉相称,润色则婉态妍华,是乃过也。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直笔而已。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刚、柔要相济,三人之中,以王羲之处理得最好。

纯种泰迪犬黑色

南京雨花茶价格及图片